创建时间:2019-07-24
黄坤,教授,分子指纹光谱数据库研发部技术负责人。博士阶段在法国巴黎高师攻读量子光学专业,博士论文曾获法国最高论文等级评定“Très Honorable”,随后任职于巴黎第六大学,在量子光学前沿阵地Kastler-Brossel实验室(拥有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)从事红外光场灵敏探测与量子调控等领域的研究工作。长期致力于红外光场精密调控与红外超灵敏探测等前沿领域的研究,近年来在Nature Photon.、Nature Comm.、PRL、Optica等国际权威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。
研究方向:主要从事光量子信息处理、红外光场精密调控和光子超灵敏探测等前沿领域的研究。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制备了光量子比特的杂化纠缠态,成果入选为Nature Pho ton.当期封面文章,被法国科学研究院 CNRS 和知名科学媒体Phys.org作亮点宣传,称该项工作“ 为长距离异质光量子网络的实现开辟了一条道路”;实现了国际最高效率的近红外光量子比特存储 器,将此前的世界纪录提高了一倍,被学术同行评论为“量子存储领域的重大进步”、“真正量子 存储的重要里程碑”,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.上;在实验上制备了国际上最高纯度的光子数态和 最大尺寸的光学薛定谔猫态,相继发表在 PRL上,突破了长期以来量子态高保真度和高制备率难以 兼得的技术难题,国际同行评论其为“一个新的方法,相较先前报道有着极为显著的进步,是该领 域的重要突破”;发展了红外单光子非线性频率转换新技术,获得国际上最高的红外单光子转换效 率,结合长波长泵浦和同步脉冲泵浦等有效抑制非线性噪声的技术方案,所研制的系统噪声接近探 测器的极限,这是目前国际上各种单光子频率上转换探测方案中噪声最低、灵敏度最高的一套系统 。
ꄘ浏览量:0